第9届亚洲太阳能论坛3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由国家能源局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太阳能产业合作。
相比之下,SunPower建设的巨石城II发电站仅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这也是目前最流行和最便宜的太阳能发电模式。苹果公司环境政策与社会活动事务副总裁丽莎˙杰克逊日前宣布,苹果在全球93%的设施将完全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水电来提供电力。
那时的太阳能技术本身,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也要比现在贵得多。看来,苹果公司是无论买多少太阳能都不嫌多。这似乎看起来有些奇怪,然而电力行业和州立监管部门的反应往往就是这么缓慢。它坐落于赌城拉斯维加斯城外,预计不久便将投入施工。内华达州在2013年年底,也就是苹果开始寻求在内华达州建立它的第一座清洁能源项目之后,批准了绿色能源骑士计划。
远看苹果在里诺郊外的太阳能发电厂。如今,随着太阳能发电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苹果也必然会从中获益。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全球新增能源需求中占据最大份额,这对本地区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良好机遇。
大家一致认为,亚洲大多数地区拥有全球最优良的太阳能资源,并已建立良好的太阳能产业基础,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太阳能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区域清洁能源推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15年11月,中国政府联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中国苏州召开了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提出了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变革的倡议。努尔白克力出席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开幕式时表示加强区域合作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刘琦主持论坛开幕式3月21日,国家能源局与亚洲开发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因素二:补贴资金延后,导致投资收益率严重下滑国补资金缺口可能长期存在,延后发放可能成为常态。
根据远景能源阿波罗光伏的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仅光伏新增装机所需的补贴就达到400亿元,而同期社会新增用电量带来的可再生能源基金新增收入只有186亿元,在不考虑存量缺口的情况下,又增加了新的资金缺口。以江西某项目为例,补贴拖欠三年,现金流减少1.9亿元,IRR严重下滑。
国补资金的延后发放会影响项目运行期的现金流状况,导致项目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这也预示着东部用电大省未来接受外来电的意愿将进一步降低。然而,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根据中电联的预测,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约1%-2%,电力装机量增速约6.5%,新增装机增速远超过用电需求增速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可再生能源的限电问题仍然是一大挑战。
但毋庸置疑的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光伏电站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往往难以进行系统科学的风险评估和价值判断,更加需要基于数据的量化模型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弥补传统的项目收益评估工具的不足。严重的会导致项目现金流断裂,账期银行贷款无法有效偿还,产生信用风险。2015年全社会装机量15.07亿千瓦,新增装机1.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0%。一些用电大省为鼓励行业发展,提前垫付国补的部分补贴,这样的垫付模式长期难以为继。
而其中,中东部地区可供开发的资源丰富,价值空间显现。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为3969小时,同比降低349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因素一:装机增速远超用电需求增速,影响电力消纳201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进一步放缓,为5.5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仅0.5%。光辐照资源最好的地区并非一定有最高的投资价值。
但是,光伏电站投资中风险重重、大浪淘沙,大量资金如何更理性地选择投资标的?传统上,集中式电站的大面积开发聚集在光辐照资源好的地方,以图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以每瓦投资成本7元计算,预计2016年进入光伏电站开发的投资资金将超过千亿元。限电、土地性质、补贴拖欠、雾霾等问题,对电站的实际收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投资回报不尽人意。同时,在2015年新增装机的1.4亿千瓦中,火电新增7000多万千瓦,风电新增3200万千瓦,光伏新增1500万。预计十三五期间还将保持每年15-18GW的新增装机。传统用电大省广东、浙江等火电利用小时数仅有约4000小时,低于全国火电平均发电小时数4329小时。
据业内人士普遍反映,2013年9月后并网的项目国补大多处于拖欠状态。相比于全社会用电量的低增速,全社会装机量快速增长。
电力需求增速的放缓已经对供给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增机组的增速远高于新增电力需求的增速,将对整体电力消纳能力带来新的挑战。
光伏电站投资,除了辐照资源外,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相比之下,III类资源区投资收益受到的影响很小,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成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发的热点。
因素三:标杆电价下调,III类资源区投资价值浮出水面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文件提出,集中式光伏项目I类和II类资源区上网电价调整为0.8元/千瓦时和0.88元/千瓦时,III类资源区调整为0.98元/千瓦时。除此之外,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开发决策还需要对影响投资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土地、环境风险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2015年,中国问鼎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超过43GW。电价调整后,集中式电站投资集中的I、II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受到的影响较大,部分地区投资收益下降幅度可能达到10%。
火电仍然占据一半以上的新增装机容量,在电力消纳能力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新增火电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势必对光伏发电产生一定的影响我讲资源情况,从红颜色一直到黄颜色的深度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96%的地区都是具备太阳能利用的条件,60%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是重叠的,可以建设大规模的光伏电站。
我们也看到在东部的江苏省,达到了44.2GW,就是说明在东部地区也有大的发展潜力。这个基地里边没有化石能源发电,全部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正在做规划。
在2011年的时候,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光伏发电电价的政策,确定了三个电价,最高的是每千瓦1元,中间的是每千瓦0.95元,最低的是每千瓦时0.9元。3月21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出席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我们这个分布,我们看到光伏的应用和太阳能的资源是重叠的,最多的是甘肃省的,达到了6.1GW,还有新疆、青海都达到了接近6GW的水平。2013年的时候国务院发布了24号文,就是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光伏发电进入了大规模的时期。同时通过招标的方式启动了大规模的光伏电站的应用,当时的规模可能就是一个10兆瓦的级别,我们当时就认为是大规模,现在可能10兆瓦太少了,现在规模一般在100兆瓦大家认为是一个大项目。因为刚才前边的嘉宾已经介绍了中国的发展情况,已经比较详细,所以我想我说的很简单。
以下是演讲全文: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中国支持太阳能发电的政策和对未来前景的一些展望。他指出,到2020年全球光伏规模在450-600GW,到2030年的时候要达到10001500GW,到2050年将无法想象。
举一个例子,在青海的龙羊峡水电站,建设了1个GW时的水电联合运行的一个光伏电站,这个光伏电站现在运行的规模已经达到了850MW,每年的发电量达到了1.28个GW时。我们现在后期的项目在接着建设,这个地区、这个项目后续还要增加1个GW,这是一个真正的GW级的大型的光伏电站。
我们简要的看这个应用,在2013年以后,中国的光伏发电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过去的3年当中,每年的新增的光伏装机容量都超过了10GW,2015年是15GW,也是使得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4300万KW。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多晶硅的产量达到了16.5万吨,占到全球产量的50%,我们的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超过了4300万千瓦,这个也在全球市场上占了70%,光电池组件也是重要的出口来源,出口的金额144亿美元。